亚娱体育游戏根据省人社厅《关于举办首届“创响江苏”职业指导员技能大赛的通知》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业务水平,打造一支服务高效的职业指导员队伍,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经研究,决定举办首届“创响江苏”职业指导员技能大赛连云港市初赛。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更好发挥职业指导对于促进人力资源供需匹配的重要作用,增强公共就业服务在稳定和扩大就业过程中的基础保障功能,树立“以赛促学、以赛促训”的工作理念,建立“学赛结合,学用一体”的能力提升工作平台,树立先进典型,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工作氛围,加快提高全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素质、业务水平和服务技能,打造一支过硬、业务精通、服务高效的职业指导员队伍,适应新发展阶段广大劳动者日益增长的高质量就业需求,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竞赛活动围绕人社部《职业指导人员基础知识及理论培训大纲》《职业指导人员技能操作能力训练大纲》以及《职业指导员江苏省行业岗位评价规范》《江苏省职业指导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培训讲义》等职业培训评价规范开展,亚娱体育官方入口并结合国家和省最新出台的就业创业政策法规,比拼参赛人员业务基础知识水平和实际应用操作能力。
初赛按照“统一组织、统一要求”的原则,由市人社局、市总工会、市妇联联合主办,市劳动就业管理处承办,江苏省创业服务协会提供全程竞赛指导服务,各有关部门(单位)共同组建大赛组委会,负责大赛的组织和管理工作。
全市共组织8支队伍参加比赛。东海县、灌南县、灌云县和赣榆区分别单独组队,海州区(为牵头单位)、云台山景区组成西部联队,连云区(为牵头单位)、开发区、亚娱体育官方入口徐圩新区组成东部联队,市本级组织两支队伍参赛,其中人社系统组成市本级A队,市区大中专院校联合组成市本级B队。参赛选手报名通过个人自荐、组织推荐等方式产生,每队选手不得少于10人(不设上限),具体组队方式由各参赛队自行确定。各县区(院校)要高度重视选手的组队工作,精心挑选精兵强将参赛,确保全市参赛队伍综合实力。
全市统一印刷下发《职业指导员技能大赛题库》,各县区组织参赛选手广泛开展日常强化练兵培训,积极参与市局赛前集中辅导培训,市局将定期对培训开展情况进行通报和调度。
市级初赛以个人赛为主,分为两个竞赛环节:第一环节“基础知识测试”,第二环节“个人工作亮点展示+服务案例情景再现”。以淘汰赛形式进行,所有参赛选手全部参加第一环节竞赛,竞赛名次前20名选手继续参加第二环节竞赛,其余选手被淘汰。具体比赛规则和评分办法另行制定。
1.第一环节“基础知识测试”(暂定9月4日)。按照职业指导员江苏省行业岗位评价规范中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四级)标准命题,试题从《职业指导员技能大赛题库》中抽取和组织专家命题。所有参赛选手在市局参加闭卷书面答卷,取各团队前十名选手成绩的平均分做为团队基础知识测试成绩,基础知识测试成绩将通报各县区(院校)。
2.第二环节“个人工作亮点展示+服务案例情景再现”(暂定9月26日)。选手先进行个人工作亮点展示,再针对服务案例情景再现题作答,并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选手使用同一道服务案例情景再现题,由现场评委负责评分。
3.计算综合成绩,确定名次。根据选手个人赛两个环节得分的加权之和为综合成绩,从高到低确定市级初赛个人名次,第一环节和第二环节的得分权重分别为40%和60%。
1.参加基础知识测试成绩合格的选手,发放职业指导员四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已取得职业指导员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不重复发证。
2.全市排名第1-5名选手,市人社局授予“连云港市技术能手”称号,按程序申报“连云港市五一创新能手”称号。全市排名第6-10名选手,市人社局授予“连云港市技能标兵”称号。全市排名第1-10名中符合条件的女选手,按程序申报“连云港市巾帼建功标兵”(不重复授予)。
市级初赛全市排名第1-5名选手参加省级决赛集训,最终确定3名优秀选手组成市代表队参加省级决赛。在省级决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参赛队员,给予配套奖励,取得全省前三名的参赛队员,按程序申报“连云港市五一劳动奖章”。
(一)加强组织领导。本次大赛是全省百万技能人才技能竞赛岗位练兵活动和“创响江苏”主题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县区要高度重视,将大赛纳入就业工作重点事项安排,精心组织各项工作,作为提升辖区职业指导和服务技能的重要抓手,推动精准就业服务,提高就业质量,努力实现就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为强高富美新港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积极组织参赛。各县区要鼓励和引导综合业务素质强的骨干人员、从事公共就业服务的工作人员踊跃参赛,加强宣传扩大参赛覆盖面和社会关注度,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指导员队伍建设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职业指导员队伍的服务技能水平。亚娱体育官方入口
(三)强化服务保障。各县区要切实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抓好日常强化培训和赛前辅导培训工作,落实大赛选拔、交通食宿等各个环节的安全责任和经费保障,确保大赛安全有序进行。办赛过程中,务必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